1、齒輪的檢查與修理。變速箱中的齒輪損傷形式主要是,齒面磨損、齒面疲勞剝落、輪齒折斷或破碎、內(nèi)孔磨損或內(nèi)花鍵擠壓變形等。根據(jù)不同型式的齒輪及其工作條件,一般損壞規(guī)律是,直齒輪的損壞多于斜齒輪;滑動齒輪的損壞多于軸向固定齒輪;短齒的損壞多于長齒。齒輪的檢查方法可使用樣板投光法,檢查齒形輪廓的磨損情況,也可使用公法線百分尺測量公法線的變動量,還可與新齒輪對比檢查。
(1)齒面有輕微斑點、剝落或邊緣略有破損,在不影響質(zhì)量的情況下允許使用,但必須用油石進行修磨后才能使用。否則將加速齒輪的磨損。
(2)由于一對嚙合的齒輪沒有沿其齒長完全嚙合,所形成的階梯形磨損,允許用油石修磨后繼續(xù)使用。
(3)不相鄰的個別輪齒損壞時,可以采用氣焊修復,氣焊前應將損傷處用砂布磨光。若焊補齒輪端面時,應將齒輪平放入水槽中,使齒寬的1/2浸入水中。先用氣焊嘴預熱焊補處,預熱到金屬將要熔化時為止。用硼砂作焊劑,以硬性合金材料滴滿輪齒損壞部位,最后將齒輪完全浸入水槽中,冷卻淬火。
焊補齒輪的輪齒側(cè)面時,應將齒輪立放在水槽中,用一根鐵棍支承。被焊補的牙齒離水面只有個齒距。焊補時,先把焊補面加熱至將要熔化為止,再用硼砂作焊劑,用上焊-69A鉻基1號焊條,滴滿于輪齒損壞部位,待齒輪冷至櫻紅色時再放入水中淬火。淬火硬度可達到HRC50-55度。焊修后的輪齒必須進行磨削齒形,條件不具備時,可用油石進行修磨,直至符合要求為止。
(4)齒輪過度磨損或嚴重損傷時,般應更換新件。曲例如,輪齒工作表面剝落面積大于25%;測量公法線長度的變動量大于0.3毫米,以及齒輪與花鍵的配合間隙,在齒輪外緣處測量大于0.4毫米的,都應更換新件。
2、軸的檢查與修理。變速箱的各種軸,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受到彎曲力矩和變扭矩的聯(lián)合作用而產(chǎn)生彎曲;花鍵部位受到扭矩和沖擊載荷的作用,使花鍵工作表面產(chǎn)生擠壓變形,或因齒輪滑動產(chǎn)生嚴重磨損。因此,軸的常見損壞形式有軸的彎曲、花鍵的變形或磨損以及軸頸的磨損等。
(1)軸頸磨損:軸頸磨損過大,不僅會使齒輪嚙合間隙增大,而且軸會在軸承內(nèi)圈中轉(zhuǎn)動,燒損軸頸。軸頸與滾珠軸承內(nèi)圈的配合是過盈配合,其過盈量為﹣0.002~﹣0.027毫米。當配合間隙大于0.015毫米時,軸頸應進行鍍鉻修復,軸頸與滾針軸承之間是動配合,當軸頸磨損超過0.007毫米或軸頸與滾針軸承的配合間隙大于0.15毫米時,軸頸應進行鍍鉻修復。
(2)花鍵磨損:軸上花鍵的磨損,可用新齒輪進行配合檢查。當配合間隙大于0.3毫米或花鍵齒寬磨損超過0.15毫米時,可對花鍵進行堆焊修復。堆焊時最好焊補補未磨損的一側(cè),使受力一側(cè)仍保持原來金屬,以保證修理質(zhì)量。
(3)軸的彎曲:將齒輪軸裝置于車床或檢查儀的中心頂針上,用百分表檢查中部彎曲度,若擺差超過0.07毫米時,應采取冷壓校正。
(4)油封接觸部位磨損:軸與油封接觸部位因磨損產(chǎn)生明顯溝槽,其深度超過0.1毫米時,應進行焊修。
3、撥叉的檢查與修理。撥叉的損壞形式主要是彎曲和扭曲變形,或撥叉下端面磨薄甚至磨出溝槽,使齒輪的正確嚙合受到破壞,這樣不僅加速齒面不均勻磨損,而且還能導致脫檔故障的產(chǎn)生。撥叉彎曲和扭曲變形的檢查方法。將撥叉安裝到檢查彎板上,測量撥叉下端面與立板之間的間隙大小。若撥叉有彎曲或扭曲變形的缺陷,下端面與立板之間就要產(chǎn)生間隙,可采用敲擊或冷壓方法進行校正。撥叉下端面磨損量超過0.4毫米,或與滑動齒輪環(huán)槽配合間隙超過0.8毫米時,應進行焊補修理,焊補后,可用銼刀將工作表面銼削到規(guī)定尺寸要求撥又與滑動齒輪環(huán)槽的配合間隙應為0.25毫米左右。